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大连机场安检站在考验中成长

  □本报通讯员 梁兴玖

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中国民用航空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为适应民航发展需要,1992年4月,机场安全检查划归民航管理。大连安检站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。

  在安检划归民航之初,安检员没有统一制服,大家还穿着部队的军装,只是摘掉了帽徽和肩牌。那时,许多规章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,还没有把安全检查上升到“是一种服务”的高度,而是在有意无意中把安全检查当作是与旅客对立的工作。

  回忆起来安检移交民航,印象最深的是1993年。这一年,全国发生民用航空飞行器非法干扰事件十余起。当时的情景用“人心惶惶”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。安检站领导更是一刻不离安检现场,紧盯检查员的检查动作,生怕有漏检情况的发生,心理压力空前的大。当时的大连安检站主要面对的困难是人员不足。百分之百的人身检查、百分之百的开箱检查,保证每个航班正常起飞,大连机场安检站为应对这些困难,从机场各部门抽调了30多人,协助安检工作。安检站把经验丰富、技能全面的检查员安排在重要岗位上。经过大连机场员工的齐心协力,安检站终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。

  2001年美国发生“9·11”恐怖袭击事件之后,民航局提高了机场安检等级,要求对旅客实施脱鞋检查。那时大连安检站国内检查区只有3条通道,检查室狭小,通道拥挤,过检时间长,旅客的不满情绪不断增加,时常发生旅客与检查员争吵的情况,还有的旅客拒不脱鞋检查。这时,如果只是简单说是根据民航局规定,旅客就会觉得安检员态度生硬,安检员需要经常要拿出民航局的相关规定,逐项展示给旅客,并作耐心的解释。

  改革开放是大连机场和大连机场安检发展壮大的最大推动力。今天,大连机场安检站已经由1992年的50多人发展到当前的500余人,人员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1992年,安检站大专学历的检查员几乎没有,如今本、专科学历的检查员已经达到了80%。在硬件方面,安检设备也今非昔比,目前,安检站拥有各类安检X光机80余台、防爆罐8个、爆炸物痕量检测仪15台。

  大连安检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也得益于大连机场的发展。大连机场2011年成为东北首家“千万级”机场。可以预见,大连机场安检的明天也将更加美好。